关于匙姓及匙的相关读音和词语解释
匙字旧时通“鍉”,具有多种读音和含义。
1. 当读作chí时:
(1)涉及一些特定的称谓和词语。比如匙羹、匙匣、匙面鱼、匙荠属等,这些都是与匙相关的专用名词。还有茶匙(用于盛茶或体积较大的称为茶则)、灰匙(灰铲)、利名匙(指攫取名利的手段)、流匙(用于舀取食物的)等。匙也是一些人的姓氏,比如伏羲氏的后代中,有一支因居于汤谷而被称为汤氏,后因故被贬至匙地,遂有以地名作匙氏者。
(2)明朝时期,建州满族之女真董鄂部居于扁匙河,其居邑人名称扁匙氏,后也有改回祖姓汤氏或其他姓氏的。匙氏读作chí。
2. 当读作shi时:
主要指钥匙或锁匙。在闽粤赣等地,人们把“钥匙”称为“锁匙”。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锁匙与锁钥有所不同。“背匙”一词,意指背负着锁匙,比喻承担重担或责任。
3. 当读作tí时:
在豫鲁苏皖等北方地区,人们称手提具有过滤作用的“匙子”为“tí子”,虽然与前述的匙子有所不同,但也有其特定的含义。西周初期的歃血器——匙台,也是某些诸侯国之间祭祀活动的用具。参与盟誓者的后裔中,有用器皿名称作为姓氏的,如匙氏、鍉氏、瑅氏等。
举例说明:如匙子、匙羹、茶匙、灰匙、流匙、汤匙、调匙、香匙等词语均与“匙”有关;而钥匙、锁匙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名称。
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
《现汉》和《辞海》主要收录了“chí”和“shi”两个读音及其对应的义项。然而在实际语言运用中,“tí”音也存在着,并且至少有两个义项。值得注意的是,“tí”作为姓氏的读音在资料中并未标注。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部分在线词典和查询网站中,对于“背匙”的注音出现了误标为“bèi chí”以及将“锁匙”注音误为“suǒ chí”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编辑时的疏忽所致,需要进行更正。
这样的解释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与“匙”字相关的词汇和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