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提到黄雀这名字,往往会好奇地问:“难道是那种捉弄人的雀吗?”
其实,黄雀并不具备这样的技能,也并非因著名的戏剧表演而出名。
有人会疑惑,这鸟身上是黄绿色的,为何称之为“黄雀”呢?
实际上,雀鸟的命名规则与植物的命名规则有相似之处。
就如同大葱的名字中同时有“葱”字,尼采喜爱的食物“杜马”并不代表哲学家真的吃这个,植物名称的构造亦是为了表达植物的某方面特征。
同理,在给雀鸟命名时,“黄雀”的“黄”字并非特指鸟的绿色部分,而是指“黄绿”中偏重于“黄”。
被称作“黄雀”,就有人误以为它能捉虫,甚至将其与捉弄人的事联系起来。
甚至有好事者以此改编出朗朗上口的对联:“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采得五色石;南来北往,不信你问黄雀声。”
其实,黄雀并没有特别能捉虫的本领,但在预示天气变化的时期,它们会在树上频繁鸣叫。
在一本古老的鸟类饮食书中记载了黄雀喜欢吃小昆虫。那么,在我国境内广泛生存的它们,又以何为食呢?
黄雀在不同季节的食性又是怎样的呢?
野生黄雀遍布我国东北、华北及江南等地。在它们的生存环境中,会遇到多种不同类型的食物。
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随着冰雪融化,小草从大地中萌发出来。这时,鸟儿们开始享用这新生的美味。
黄雀也不例外,它们会以刚萌发的小草为食。
由于它们没有像人类那样种植植物的能力,所以在早春时,它们只能等待小芽长大后作为食物。
除了小草外,春天也是蛾子等害虫活跃的季节。黄雀也会捕食这些害虫。
随着季节的变化,昆虫的数量会逐渐增多。这时,黄雀的食性也会随之改变。
在夏天和秋天,各种开花结果的植物进入繁殖状态。这时,昆虫们为了繁殖后代而忙碌起来。这些昆虫成了黄雀的食物来源。
但是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昆虫群落。这使得不同地区的黄雀有着各自的食物竞争与淘汰。
不论在哪里,只要能见到华法配合繁殖季节产卵并孵化的昆虫,就能成为黄雀的美食。
到了秋季,果实和昆虫进入了竞争的阶段。这时,树上的果实和昆虫吸引了更多的鸟儿前来觅食。
但往往由于鸟儿数量众多,使得一些鸟儿只能寻找新的食物来源。
在家庭饲养中,对于黄雀的喂养方式基本上遵循了自然界的一些原则。一般是以水果与谷物为主。
因为虽然谷类食物营养丰富但消化吸收难度较大,所以还会搭配一些易于消化吸收的水果。
若想为家中的黄雀自制饲料,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准备材料:选择一些如稻米、小米、玉米等谷物作为主食材料;再选择一些炒熟的豆子、水果干、坚果碎等作为辅料。
2.混合比例:将主食材料与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通常推荐的比例为主食材料占大部分而辅料占小部分。
3.研磨成粉:将混合好的饲料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粉末状。
4.保存:将研磨好的饲料分装入密封袋中保存于阴凉干燥处。
在喂养家养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饲料清洁;2.定量喂养;3.提供足够清洁的饮用水;4.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与温度;5.避免过度活动造成疲劳等问题。
了解黄雀的习性与食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照顾它们。无论是野生还是家养,我们都应该为它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