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博仁导师及大爱付出的志愿者家人们,亲爱的正心班的兄弟姐妹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是2022年的一个美好开端,2月8日,星期二。在这个农历正月初八的吉祥日子里,我们再次齐聚一堂,共同学习、感悟、成长。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虎年吉祥,虎虎生威!让我们一起以饱满的热情,顺利完成正心班的最后几周学习任务。
今日之学,如同阳光普照,让我们认真品读原文、聆听导读与点评责善,与阳明先生心灵相印,体会致良知的伟大力量,将这份能量融入每日的生活与工作之中。
我是段国珍。今天我们开启阳明先生的经典之作——《象山文集序》的学习之旅。
陆九渊,号象山,字子静,抚州金溪人,南宋的杰出哲学家,陆王心学的杰出代表。因其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在象山书院讲学,得名为“象山先生”。他的思想开启了宋学之先河,与朱熹的理学并驾齐驱。其主张“心即理”的观点,认为“宇宙即是人心,人心即是宇宙”。
让我们共读原文的第一段。圣人的学问就是心学,如尧、舜、禹的心法传承:“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心学的源流。其中的“中”,即是道心的体现,道心的精一即是仁。
马瑞荣老师对这段心法的解释深入浅出。人心惟危,提醒我们要正视人性的复杂;道心惟微,教导我们遵循自然的法则;惟精惟一,告诫我们保持专注与纯粹;允执厥中,则是告诫我们要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老师对16字心法的感悟分享,让我们明白良知之心的优秀品质本自具足,只要内心光明,并付诸实践去清除内心的尘埃,良知自然会显现。
功课上交情况看,嘉许每一位班委与组长的付出与用心,同时也嘉许准时上交功课的同学。对于未准时提交的同学也请警醒并勉励自己。
看王小朋老师的优秀功课分享。在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天,他已经开始认真投入学习《象山文集序》,并从中领悟到阳明先生“致良知”的深意。这让我们更加明白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郑新老师的分享同样令人深感震撼。她用自身经历告诉我们,在学习中面对挑战时的不易与脆弱。然而正是这些磨砺让我们成长并强大。我们应当珍视每一次的学习机会并在其中找到前进的力量。
感谢各位的精彩分享与努力。让我们继续在博仁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阳明先生的智慧。感恩阳明先生的指引、博仁老师的以及所有家人们的陪伴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