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季的悠长时光里,中秋之际飘散着桂花的香气,深秋时节则能欣赏到菊花的盛放。每当秋风渐起,百花凋零,唯独菊花傲然绽放,彰显出高洁的风骨。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尤其是晋代的陶渊明,对菊花情有独钟,留下了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因此菊花被誉为“花中隐士”。每当深秋时分,文人们总会以菊花为题,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诗歌的宝库中,咏菊的名句数不胜数。唐诗中,如黄巢、元稹、李商隐等大诗人的作品,都以菊花为题材,表达了各自的情感与观点。而到了宋词,虽然咏菊的佳作相对较少,但李清照的《多丽·咏白菊》和吴文英的《惜黄花慢·菊》却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天我们要特别介绍的是李清照的经典之作《多丽·咏白菊》。
李清照
小楼在寒夜中静默,夜长天寒,帘幕低垂。无情的风雨袭来,夜间似乎揉损了白菊的琼肌。它既不像那贵妃的醉态,也不似孙寿的愁眉。韩令、徐娘傅粉的典故虽美,却无法比拟眼前这白菊的新奇。细看之下,无论是屈原还是陶渊明的风韵,都与它相得益彰。微风吹来,它散发出清幽的芬芳,不减酴醿花的香韵。
随着秋意阑珊,白菊如同雪般清纯而瘦劲,它向人们展示着无尽的依依之情。它的姿态仿佛诉说着汉皋解佩的哀愁,又似泪洒纨扇上的题诗。无论是在朗月清风中,还是在浓烟暗雨里,白菊都以其憔悴的姿态向人们展示其风姿。尽管人们爱惜它,但不知道从今以后还能留下多少这样的时刻。然而人情常在,我们无需更忆起那些美好的时刻和场景。
纵观李清照的《漱玉词》,我们可以发现她特别钟爱写花。在她的词中,出现最多的意象便是各种花朵。她咏梅、咏桂、咏海棠、咏荷花,而咏菊花的词更是达到了人花合一的境界。在她的笔下,花与人相互映衬,“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句子成为了千古绝唱。
在这首《多丽》中,李清照以上阕着重描绘了深秋风雨中白菊的“揉损琼肌”,用一系列人物典故来反衬白菊的高洁。而下阕则继续描绘白菊在深秋中的挣扎与自立,从开到谢的神态。词人以典故喻菊,将人与菊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高洁而又令人怜惜的美。
此词是李清照使用典故较多的一首作品,全词化用了多个历史人物和典故,但丝毫不显得繁琐或混乱。反而通过这些典故的运用,更加深入地展现了白菊的高洁与美丽。这首词不仅是李清照咏菊词的佳作,也是两宋词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李清照的这首《多丽·咏白菊》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不朽的经典。它不仅展现了词人高超的文学造诣和艺术修养,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菊花这一美丽而高洁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