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虎背熊腰的体态——形容人的身姿魁梧,如老虎的脊背般坚实,熊的腰身般粗壮。
【2】虎落平阳的境遇——当老虎离开其深山老林的领地,来到平原地带,象征着有者失去优势,陷入困境。
《增广贤文》中言:“龙游浅水受虾制,虎落平川被犬欺。”(意指龙在浅水中受虾的制约,虎在平地上受犬的欺凌。)
【3】虎视眈眈的态势——眈眈,是注视的样子。这种态势形容一种极度的警觉和关注,就像老虎盯着猎物一样。
【4】调虎离山的计策——诱使老虎离开其常居的山林,是一种巧妙的计谋,以便于达成其他目的。
【5】放虎归山的错误——原意是将老虎放回山中,这里比喻将坏人放回其原处,留下潜在的威胁。
【6】骑虎难下的境地——形容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好像骑在老虎背上无法下来。
【7】如虎添翼的增强——形容能力或实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好像老虎长出了翅膀。
据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兵机》所述:“将领掌握兵权和兵势,统领部下时,就像猛虎增添了羽翼,可以在四海翱翔。”
【8】谈虎色变的恐惧——一提及老虎就会让人变脸色,形容极度恐惧。
【9】的帮凶——指助纣为虐,为恶势力效劳的人。
【10】养虎为患的隐患——纵容敌人,最终会自食其果,自己反而受害。
【11】狐假虎威的行为——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来吓唬其他动物,比喻借助他人的来别人。
【12】敲山震虎的策略——通过展示力量来震慑对方,使其不敢轻举妄动,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13】投畀豺虎的——形容对搬弄是非的人的愤慨,要将其扔给豺狼虎豹。
【14】与虎谋皮的难事——跟老虎商量取其皮毛,是绝对办不到的,比喻与坏人商量牺牲其利益是徒劳无功。
【15】坐山观虎斗的态度——像坐在山头观看两只老虎的争斗一样,采取旁观的态度以获取利益。
【16】前怕龙后怕虎的心态——形容一个人过于谨慎、胆小怕事的心态。
【17】人无害意而虎有伤心的现象——人本无害虎之心,但老虎却有伤人之意,比喻坏人的险恶用心。
【18】虎口拔牙的危险行为——形容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进行某种行为。
【19】猴子称大王的无能局面——当没有出色人才时,能力较差的人也能充当主要角色,常含讽刺意味。
【20】初生牛犊的无畏态度——形容年轻人勇敢无畏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