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言:口出之言,祸从其中。
有些人的能力很强,本事也很大,但往往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言谈举止不够得体。他们在与人交流时,喜欢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逞一时口舌之快,但这样的行为往往会伤及他人,最终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命运。
人们应该学会谨慎言谈,该说的要小心说,不该说的就不要说。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这六种话,更是需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随便乱说,否则可能会招致长久的祸患。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告诫:“常说是非者,必是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经常在背后议论他人是非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品劣的人。比如《乡村爱情》中的谢广坤,他喜欢在背后嚼舌根,喜欢在人前一套背后又是一套。这种行为不仅搅合得整个象牙村鸡飞狗跳,也会使得家庭关系紧张。同样,《水浒传》中的王婆也是典型的例子。她喜欢搬一张凳子坐在大门口嗑瓜子、长舌妇般地议论他人是非,最终也因为自己的言行而招致了不幸。
我们应该时多反思自己,不要在闲谈时议论他人是非。要知道隔墙有耳,祸起闲言。
有一句谚语这样说:“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礼。”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情绪高涨或激动时说话往往会不经过大脑思考,说出一些不负责任、无礼的话。这样的人不仅容易得人,还可能因为自己的言行而陷入困境。在与人交流时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口无遮拦地胡言乱语。
古人云:“得意忘形,怒极生悲。”这也是告诫人们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
古书《荀子》中有言:“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只知道抱怨别人的人不会有大出息。现在的某些所谓“”就是如此,整天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然而这样的抱怨只会传递负面情绪,对自己的生活不会有任何帮助。
《礼记·祭义》中也有云:“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口德,不要用恶语伤人。如果你不用难听的言语去攻击别人,别人也不会用难听的话来对付你。相反如果你习惯用恶言相向那么最终可能会自食其果。
历史上有很多因为言语不当而遭受不幸的例子。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些人都是因为自己的言行而招致了不幸的结局。
所以说话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掌握。我们应该学会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是直接说出伤人的话语。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执还可以让人觉得你是一个有修养、有涵养的人。
言语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应当三思而言、谨言慎行。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