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一、君子之行,应以静心修身,节俭养德。淡泊方能明志,宁静方可致远。学问之道,贵在宁静致远。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拓展才华;而有了坚定的志向,才能顺利求学。若放纵怠慢,便无法激励精神;若急躁,则无法陶冶。时光飞逝,意志随时间消逝,若不珍惜,终将枯萎凋落,难以与世人相接。那时只能悲守穷庐,追悔莫及!——摘自《诫子书》
二、详细回答各题目
1. 【答案】d
【解析】d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与其他选项不同,其他选项中加点词均为连词“而”,而d选项中“复”是副词,“不敢出一言以复”意为不敢回驳一句话。
2. 【答案】b
【解析】b项中的“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均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其他选项中的“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
3. 【答案】b
【解析】b项的朗读节奏划分最恰当。其他选项或多或少存在划分不当的问题。
4. 【答案】c
【解析】c项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甲文并非主要论述修身治学,而是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乙文也并非只表现吕蒙言行,还通过孙权劝学等情节展现人物性格。
5. 【答案】①年华随时光消逝。②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③指吕蒙的进步之大。
【解析】根据文中内容,可以得出第一问答案为“年华随时光消逝”;第二问为孙权所说的话,“但当涉猎”,意在表达应该广泛地学习;第三问结合文中经历和秦观的经历,可以得出答案为指吕蒙的进步之大。
(其他题目答案及解析略)
三、文章内容深化及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