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早晨,您是否会考虑吃什么作为早餐?
包子、馒头、豆浆、油条、面包、牛奶或是其他?
相信很多人会选择包子,既方便又传统,营养价值也不低。
不为人知的“包子第一股”,并非名头响亮的品牌,而是来自上海的巴比馒头。
小包子大生意。从2001年在上海开设的第一家“刘师傅大包”,到成为上市企业,巴比食品创始人刘会平用了近20年的时间,将每个售价仅2元的包子做成了年营收超10亿、近3000家门店的“大买卖”。
一
“包子第一股”势不可挡!
10月21日,巴比食品再次开盘涨停,股价飙升至35.71元/股,总市值达到88.56,较发行价溢价高达180.7%。上市仅数日,已经连续八个交易日涨停。
巴比食品在国内中式面点市场中独树一帜,是首家以包子为主打产品的上市公司。a股市场目前有五家餐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巴比食品作为其中一员,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和生命力。
公开资料显示,巴比食品以连锁门店销售为主,兼有团体供餐销售,产品涵盖包子、馒头、粗粮点心、馅料及粥品等。
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末,巴比食品在全国拥有近千家直营店和近两千家加盟店。
这家看似平凡的早餐连锁企业,却将无门槛的业务做到了极致,展现了不俗的潜力。
从2016年到2019年,巴比食品的营收持续增长,分别约为8.67、9.90、10.6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也稳步提升。
这就是刘会平通过近20年的努力所创造的奇迹。
二
巴比食品历经风雨洗礼,终于迎来了上市的日子。
资本市场向来不乏故事。刘会平以初中学历卖包子起家,成功逆袭人生,将巴比食品从一家普通早餐店打造成市值超百亿的上市公司。
1977年,刘会平出生于被誉为“面点师之乡”的安徽怀宁。然而家庭收入微薄和兄弟姐妹众多迫使他早早就辍学打工补贴家用。
从17岁开始,他凭借自己的面点手艺在各地卖包子。然而即便如此努力,他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事业的城巿。
直到1997年,刘会平怀揣着4000元钱远赴他乡创业。经过多年的辗转和努力,他在上海扎根并创立了巴比馒头。
经历了两次失败后,他终于发现了包子的商机。上海的巨大市场让他看到了无限可能。
三
"因地制宜"的经营理念让刘会平在上海学到了第一堂生意经。
后来他反复研究上海人的口味,不断改良产品。终于在2001年开设了第一家名为“刘师傅大包”的小商铺。这也标志着巴比食品的前身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