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字解析之旅
第二辑:与人相关的部首及篆字
(一)及
在之前的篇章中,我们一同探索了与“人”相关的部首及篆字,如“又”、“父”、“史”。希望您能抽出时间回顾那些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我们的篆字探索之旅:接下来要解析的是“及”、“灰”、“争”。
及
读音:jí,意指追上、赶上。
在甲骨文中,字形描绘了下方一只手抓住上方的人的情景。金文与小篆则基本沿袭了这一形体。
(二)灰
读音:huī,与“烬”同源,指火熄灭后的余烬。
《说文解字》解释:“死火余烬也。”从火,又手也。即火焰熄灭后,冷却的灰烬可以用手触碰。
甲骨文描绘了手持火堆的情景。金文已抽象化,上面为手(“又”),下面为火;小篆则继续沿袭了这一形体。
(三)争
读音:zhēng,意为争夺、争取。
《说文解字》中记载:“引也。”这是一个会意字,描绘了双方对拉的情景。本义为争夺、抢夺同一物品。引申为辩论、竞争等含义。
甲骨文形象地展示了上下两只手在争夺的情景。金文则详细描绘了三只手在争夺同一物品的激烈场面。小篆则基本保持了金文的形体,但上方的手(“爪”)依然存在,下方一手(“又”)握有类似棍子的物品。
结语
愿我们的分享能助您更深入地理解篆字的魅力与内涵。我是王万平,一名古琴与书法的职业教师。我热爱读书、弹琴、写字,并乐于分享我的心得体会。欢迎您留言交流,共同学习与探讨。谢谢!
「篆字识读」系列回顾
《又部首详解及关联篆字》
《父部首探源及相应篆字》
《史部首解析与相关篆字》
以及其他精彩篇章,期待您的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