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某个不经意瞬间,我偶然间听到了李小萌演唱的《探清水河》,这让我惊讶不已。这一曲,原来是一段发生在清末民初时期深刻凄美的爱情故事的抒发。
李小萌版本的《探清水河》深受欢迎。
不同于现代流行歌曲的押韵填词,这首歌的歌词采用了传统说书的方式,娓娓道来,情感深沉。有时候,喜欢一首歌确实是因为某个人,如刘德华的《来生缘》与他的情感共鸣;有时,对一首歌的熟悉会让我们更加了解一个人,比如林俊杰的《江南》和它的韵味。而《探清水河》对我来说,是一种独特的感受:偶然听见,因其悦耳动听而逐渐熟悉。
回顾过去,第一次听到的《探清水河》版本应该是郭德纲的。那几年,郭德纲与他的德云社风头无两,相声专场的气氛堪比演唱会,一票难求。在偶像文化的时代,相声也能成为“顶流”的代表,或许这是德云社的独特魅力。
提到郭德纲,这位非著名的相声演员在相声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许多老段子经过翻新后,得以突破小圈子,广为流传。尽管郭德纲的名气如日中天,我却只完整听过他演唱的《探清水河》的一小部分,因为他的嗓音条件无法为这首老段子带来新的生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雷开始崭露头角。雷以其俊朗的外表成为了相声界的“偶像”。
在相声界,雷成为了顶流偶像。
由于我对雷的兴趣不大,我再次错过了提前领略《探清水河》的机会。
直到我遇到了李小萌的版本。我被她的演唱深深吸引,连续播放了三遍。之后,我开始对比听其他版本,如雷版等。
相较于其他版本,李小萌的版本更显内敛,属于慢歌慢唱的类型。歌唱者都清楚,快歌可以掩盖不足,但慢歌最考验唱功。每一个字的咬字、每一个调的曲调都需完美呈现。
听李小萌唱慢歌时,我会不由自主地紧张。最担心的是气息不足、跑调或破音。正如唐一菲所说,她是我们之中最会唱歌的人。在歌唱方面与她相比,我可能就“game over”了。
新歌词立体而唯美。听完之后,虽然能感受到这是一个爱情悲剧的线索,但若要了解完整的故事情节还需听老版本。我推荐梁红版的老版本给有兴趣的朋友们听一下,她的嗓音富有现代感,故事情节也原汁原味。
老歌或许有年代感让人一时无法接受,但实际上,它可能别具魅力。重要的是找到打开它的正确方式。其实老故事与你之间并不遥远,只缺少一个正确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