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的意思-爱游戏

2024-11-2500:06:27百科知识10

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部作品在短时间内风靡一时、广为流传,广受好评。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晋朝时期左思所创作的《三都赋》。

典故来源

《晋书·文苑传·左思》有这样一段记载:“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左思的成长经历

左思,字元绩,临淄人,是西晋时期的杰出文学家。年轻时的左思并不显得聪慧,甚至有些迟钝。他的父亲曾用心教导他写字和弹琴,却始终未见成效。父亲曾在朋友面前失望地说:“我这个儿子,什么都学不成,太笨了!”听到父亲的失望话语,年少的左思心里非常难过,甚至一度感到自己无可救,但内心却悄然做出了一个决定:无论如何,他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一番事业。

创作《三都赋》的决心

在西晋统一三国后,洛阳、成都、建业(今南京)成为了魏、蜀、吴三国的旧都,三座城市在、文化上都达到鼎盛。左思被这三座城市的繁荣所吸引,决定创作一部纪实性的作品,记录这三座城市的风貌和三国历史的精彩。于是,他开始着手创作《三都赋》。他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几乎不分昼夜地写作,连家中的门窗和墙壁,甚至厕所里,都贴满了写作材料。每当有灵感涌现,他便立即写下自己的思考。

艰难的创作过程

在左思创作《三都赋》的过程中,文人陆机听闻了他的打算,心中十分看不起左思。陆机认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怎能与自己相比,写出如此宏大的作品呢?他甚至嘲笑左思的想法,觉得他不过是空有雄心,却没有足够的才华。尽管如此,左思并未因此而气馁,依然坚持自己的创作,十年如一日地积累素材,细心雕琢,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

《三都赋》风靡一时

《三都赋》出版之后,迅速在洛阳城内外传开,得到了众多文人、富商和士族的赞扬。人们纷纷购买纸张,抄写和传阅作品,洛阳城的纸始出现短缺现象,纸价飙升。因《三都赋》而引发的纸张热销,最终让洛阳的纸张价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形成了“洛阳纸贵”的景象。

这一典故不仅反映了左思作品的巨大影响力,也揭示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左思的《三都赋》不仅在当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也成为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 爱游戏的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