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管线工程在建筑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地下室、设备机房及标准层吊顶等区域,各类大口径水管、大截面风管及大截面桥架密集分布。确保这些机电设备管线空间布置的合理性、美观性以及施工安装维修的便捷性,是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部分:支吊架间距的定夺——
在成排多列管线共架布置时,我们应以占比最多的同类同管径支、吊架间距为基准,并结合建筑结构柱距来综合确定间距。例如某项目地下室的管线排布(见图1),详细情况见表1。经过计算,我们选择了柱距8.4m,并确定了支吊架间距为4.2m。为了减少空间支吊架数量,同时满足相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我们采用了4.2m加强型桥架,并为其中两根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特别设置了反抱式吊架,间距为2.1m。
图1:管线综合排布及支吊架设置示意图
表1:管线特性及支吊架间距一览表
——第二部分:管线综合平衡策略——
我们倡导同类管线共架的原则。通过将性质相近、热胀冷缩量较小的管线,如电缆桥架与消防、冷冻水管、给排水管等进行共架敷设(如图2所示),可以有效减少支吊架的数量,使空间显得更加简洁美观。
图2:多专业共架敷设示意图
——第三部分:电气桥架与管道布置——
依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我们对电气桥架与管道的布置进行了规范。特别是对于电缆梯架、托盘和槽盒与各类管道的相对位置及最小净距,都有明确的规定。在综合管线布置时,我们尽量满足这些要求,确保各类管线的安全、有序运行。
——其他部分(四、五、六、七、八)——
其余部分如梁柱生根原则、局部强化策略、可调节原则等,均以实现管线空间布置的最优化、美观化及维修便利化为目标。我们还特别强调了承重支架的架空布置原则,确保了穿越楼板的大口径垂直管道的安全承重。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我们不仅确保了机电设备管线的合理布局,还使得整个建筑的空间显得更加美观、有序。这为后续的施工安装及维修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