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作为宗璞笔下的杰作,我们如何理解其深层内涵,又如何借此砥砺自己的写作技艺呢?不妨以之为学习对象,研究其蕴含的散文写作智慧。简而言之,有四个方面:自然时空的巧妙联接,人物与环境的和谐交融,生动逼真的景物描绘,以及情感与哲理的交融。接下来,我将以一篇仿效之作,与大家分享我的感悟。
窗外那棵时光之树
不知从何时起,我坐在父亲房间的窗边,目光无意间触及了窗外那棵树。
其实那棵树在街道旁伫立已有多年了。记得购房之初,它的树干已有碗口粗细。岁月静好中,它悄无声息地生长着,枝干伸展至我三楼的窗前。此时正值七月,正值它的盛花期。满树的叶子翠绿欲滴,宛如一把把精致的小扇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每一根枝条都分列着几片叶子,它们之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整体看来井然有序。而每一片小叶子,也遵循着叶脉的指引,疏密得当地排列着。
至于它的花,则如同一把把向上盛开的钟状花饰。花的冠部呈淡粉色,渐次向下变为洁白。这些花儿点缀在绿叶之间,从远处望去,红白绿三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回想起这一路,我竟未曾留意过窗外这棵美丽的树和它的花朵。这一刻,我心中满是懊悔。然而当视线转向父亲的床头时,更多的懊悔涌上心头。
床头摆放着父亲的盒,的被褥整整齐齐。一切如往常一般井然有序。我的父亲已经离世。我清晰地记得半年前的那个寒冬腊月。
那时窗外合欢树的叶子已凋落,枝干对抗着凛冽的寒风。我的父亲因病住院了。尽管看到许多病友都康复出院了,我却无法预知父亲的命运。最终他没能挺过那个寒冷的季节。
思绪不禁飘回那些周末回家的日子。父亲会指着窗外的树告诉我它的美丽和生命力。但那时我往往只是匆匆一瞥便离开。父亲长期住院而我忙于工作与家庭,只有周末能回家看他一眼。
当父亲离世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苏轼曾言“寄蜉蝣于天地”,人生短暂如这棵合欢树般经历春发夏盛秋落冬枯的轮回。
如今窗外合欢树的叶子再次翠绿花开而父亲的坟头已是青草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