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交流的微妙变化
热恋期的三个月后,交流的频率似乎逐渐减少,有时甚至每八到九天才会联系一次。这种情况正常吗?
当感觉不正常时,那往往就真的不正常了。
我们深入探讨一下我的经历,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视角。我和他自大学时期开始恋爱,虽然城市不远,但因经济考量,我们选择每月见一次。毕业后,我们依然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大约每两个月见一次面。后来,当我们正式见过双方家长后,他开始每周来我家探望,直至因工作机遇而经常在我家居住。如今,他来到了我的城市,我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虽然这段路看似顺利,但如果身边有异地恋的朋友询问我的意见,我总是建议他们尽量避免异地恋,因为其中的心理负担确实不小。
异地恋带来了不同的甜蜜与自由,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同的挑战。最常见的就是彼此期待的落差——你想见却见不到,想联系却找不到他。
那么,一个合理的联系频率应该是怎样的呢?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保持着几乎每日的联系,没有哪一天是断开的。尽管最初的随时随地交流慢慢变为每天固定课余或下班后的沟通。即便在他特别忙的时候,也会在完成工作后与我联系,分享他的一天并道声晚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道晚安的习惯。起初他并未养成这个习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的要求,他逐渐形成了这个习惯。无论多晚、无论身在何处,他都会先道过晚安再休息。这不仅是日常的习惯,出差时也依然如此。
我想强调的是,在恋爱关系中,对彼此提出一些要求是必要的。即使是一个小小的习惯或细节,如果对方做不到,我们应给予他们机会去培养和适应。大多数同龄的男生在感情中都是不够成熟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他们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方式。而如果我们反复地、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或行为方式,他们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做出改变。
改变一个人确实不易,但若他愿意为你改变,那么这个过程就会变得简单许多。如果这个男人连一丝一毫都不愿意为你改变,那么或许你应该考虑是否该继续这段感情了。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他并不那么爱你。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几天不联系所爱之人是不正常的。这其实与性别无关。我先生虽性格粗犷,但若我稍感不适而不言明,他是察觉不到的。当我们彼此间情感流动减少时,我们都无法掩饰内心的焦虑与渴望。
女生的思维方式常常是细腻而周到的——看到好的东西总会想到与对方分享;而男生的思维方式则可能更加独立和自由——享受独处的时光和与朋友相聚的快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视感情或不爱对方——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对于那些以时间、空间、性格或经济问题为借口的人——我想说:时间再紧也要留出几分种来打个电话或发个信息;空间再远也需知道感情的重要;性格和经济的考量不应成为感情交流的障碍——无论是花时间看新闻、查阅天气或是和挚爱通个话;即使是军人也需要保持情感的联络和归属感。那么在恋爱中的人们还需要什么样的理由呢?特别想对所有女生说:不要为他的不作为找任何借口——请勇敢地表达你的感受和需求!
关于感情的培养与维护——我想说感情是相互的而非单方面的付出就能换回同样的回馈。只有双方共同努力去维系这段感情才有可能开花结果;如果不是这样那这段恋爱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让我们珍惜彼此尊重彼此共同维护这段珍贵的感情吧!
结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