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干热风,也常被称为干旱风或热干风,是麦田中后期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尤其在海地区频发。这一现象常常导致灌浆期的小麦提前枯萎,进而使得千粒重降低,最终造成小麦产量的大幅减少,通常减产幅度在5%至10%之间,但在某些严重地区甚至可达20%。
其发生特点
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的农业气象灾害,同时伴随着一定的风力。这种灾害多发生在小麦的灌浆期。当小麦遭遇连续数日超过30℃的高温天气,且伴随着一定的风力,同时空气相对湿度低于20%时,小麦体内的水分会大量蒸发。由于根系无法及时吸收足够的水分来补充,小麦便会出现过度失水,导致植株提前枯死,进而使籽粒灌浆停止,形成大量的秕粒。干热风在我国华北、西北及地区尤为常见,对小麦的减产影响也最为显著,成为这些地区小麦生长后期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其发生时间
干热风是一种因高温低湿引发的自然灾害。通常发生在小麦成熟前约十天的时间,大约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若此期间出现连续数日的高温干旱天气,伴随着一定的风力,空气和土壤中的水分便会迅速大量蒸发。这将导致小麦体内的水分快速消耗,叶绿素等色素遭到,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最终的结果是使小麦提前枯死。高温和干旱是引发干热风的主要气候因素。
至于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