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领悟到一个颇具启发的观点,那就是:适度准备,避免过度。
面对各种任务和挑战,准备自然是必要的,但过度准备却可能成为我们的绊脚石。以下是一些相关思考和观察:
我曾是一个过度准备的典型例子。比如写小说时,我会收集大量资料,观看各种书籍和视频,总觉得需要掌握所有知识才能动笔。然而这种做法让我陷入了一个怪圈:总觉得知识不够,迟迟不能开始。直到我意识到,过度准备其实是我逃避开始的借口。
朋友们,你们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准备是很重要的,但我们要警惕不要陷入过度准备的陷阱。
关于“过度准备”,我想与大家分享两个实际案例:
第二个案例则涉及一个人因为过度准备而错失美好时光。比如,他计划野餐时,会为准备食物、书籍、防晒用品等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由于准备过程过于繁琐,他最终可能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放弃计划。这种做法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可能导致错失享受生活的机会。
为什么我们常常会过度准备呢?一方面,有些人害怕开始,害怕面对不确定性。他们倾向于用准备工作来安慰自己,让自己感觉忙碌而充实。有些人追求完美,希望在最佳时机、最佳状态下取得最好的结果。正如史铁生所说,“自古就没有把一切都设计好再开步的事。”完美的时刻并不存在,我们需要学会接受并开始行动。
如果你有想做的事情,不要等待完美时刻的到来。你可以先尝试做出一个初步的成果,然后逐步调整和完善。记住,“没有谁一开始就是专家,没有谁一开始就能想到所有事情。边学边做是进步的捷径。”
准备的本身能让我们在行动时更有底气,但过度的准备是有局限的。很多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过度的准备还可能拉高我们的期待值。由于投入了太多精力和时间,当事情不如预期发展时,我们可能会感到非常挫败。我们需要学会调整心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完美。
为了克服过度准备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
不要预设困难。开始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想象出来的困难往往不会发生。人生可以试错,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抛弃完美情结,知足常乐。适当放低期待值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让我们抛开过度的准备和完美的执念吧!不如循着所爱之事,一步一生花地前行。
监制:李浙
主编:马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