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rite第315篇用户投稿
投稿者:中读用户@西栖
张岱曾为纨绔子弟,享受繁华人生,醉心于美景、佳人、美食、骏马、华灯烟火等美好事物。他的一生却历经磨难。
将张岱与曹雪芹相比,两人虽都生于富贵之家,但曹雪芹所经历的是家族的衰落,而张岱则面临的。这两种痛苦的程度有所不同。
近年来,清宫剧充斥荧屏,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对这些历史剧中的阿哥格格情节乐此不疲。他们或许并不知晓,清朝是满人的,而人在其中是奴。满人要求人自称为,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屈辱与。
在满人下,百姓向衙门递交诉状时自称“蚁”或“蚁民”,显示出他们的卑微地位。这种奴性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影响了百年的历史。
清军入关后,对的屡见不鲜。张岱在顺治年间目睹了这些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事件令他深感痛心。尽管如此,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与信念。
在明亡之后,张岱面临生死的抉择。他痛苦地思考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而清军的剃发令更是对人的极大侮辱,他们剃发以示效忠满人。
张岱的朋友们有的选择以身殉国,表达对明朝的忠诚与敬仰。而张岱在深思熟虑后,决定继续以写作为生。他的家族历史悠久,身为之后,他对明朝的兴衰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怀念。
他以“石匮”为名撰写明史,以此表达对太史公的敬仰与自己的决心。他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回忆往昔的繁华与欢乐,同时也明白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他以清醒的目光面对过去与未来,无论是奢靡的过去还是艰辛的现在。他隐居山寺,仅带一子一仆,他的所有家当及藏书留在家中。他一边写明史一边创作《陶庵梦忆》。
在后来的日子里,张岱重返故乡绍兴,却发现人事已非。然而他依然安于平淡的生活,并开始着手撰写他的家族传记。
他在《石匮书》中分析了明朝由盛转衰的时刻,并致力于找出明朝沦亡的真相。他认为万历年间已经埋下了明朝的伏笔,而天启年间更是阉把持朝政的黑暗时期。
他在自序中写道:“经过十七年,明朝后我带着副本隐居深山,又十年完成此书,五易其稿、九正其讹。”脱稿后仍不断删改,“事必求真、语必务确”,前后历时五十年。
张岱最终找到了明朝的答案。他以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在历经沧桑后,张岱的思想获得了新生和力量。这种力量使他能够以清醒的目光面对过去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