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怎么测沉降观测-爱游戏

2025-03-0806:40:09综合百科1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方案、观测方法等,以确保建筑物的变形程度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文章以运城市橄榄城小区16住宅楼为例,详细阐述了沉降观测的全过程,包括项目概况、技术要求、作业过程、内业精度评价、沉降观测数据分析以及结论。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分析、观测方法、测绘学

1、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确保高层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其进行沉降观测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实例,对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方案、观测方法等展开探讨。

2、项目概况

本文以运城市橄榄城小区16住宅楼为例,该楼为地上17层、地下1层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为乙级。

3、技术要求

3.1 观测等级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要求,本项目的变形测量等级为二等,沉降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5mm。

3.2 高程基准

本项目采用假定高程基准,以基准点b1(360.0000m)为起算数据。

3.3 设备配置

本项目使用徕卡dna03电子水准仪和2m铟钢条码尺进行外业观测。所有仪器均经过质检部门检定。

3.4 观测方法

二等沉降观测的基准网采用往返观测,监测网采用单程观测。每次观测前,都要对数字水准仪的i角进行测定,确保其精度。观测前要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其与外界气温接近。

4、作业过程

4.1 基准点、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及观测

根据现场条件,共布设4个高程基准点,编号为b1-b4,其中b1为起算点。基准网的布网、观测、计算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共布设建筑沉降监测点16个,编号为16-1至16-16。所有监测点的埋石制作均符合规范要求,满足沉降监测的使用需求。

4.2 观测周期

建筑物每浇注2层荷载观测一次,直至主体封顶和填充墙完成后进行多次观测。在建筑物竣工后的第一年、第二年及第三年,按照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观测,直至建筑物沉降稳定。若建筑物出现下沉、上浮等异常情况,则进行连续观测。

5、内业精度评价

本工程沉降观测的内业数据采用科傻软件进行平差计算,平差精度满足规范规定的环闭合差和测站中误差限差要求。通过对比本期平差后的高差数据与上期数据之间的差值,判断基准点的稳定性。水准测量的闭合差和沉降监测点的测站高差中误差均满足规范要求。

6、沉降观测数据分析

本工程自2016年6月8日起进行沉降观测,至2019年11月01日为止,共观测了多次。经过平差计算,得出各变形观测点的高程、累积沉降量等重要参数。各监测点的沉降累计变化量均为下降,变化范围在-14.36至-24.29mm之间。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未出现骤降现象,个别点沉降速度最快时每天沉降0.33mm。根据数据,建筑物的最大倾斜度和最大沉降差均满足规范要求。根据最终的沉降速率判断,建筑物已趋于稳定。通过“时间—荷载—沉降量”的曲线图,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建筑物的沉降变化趋势。

7、结束语

沉降观测是监测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基底变形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运城市橄榄城小区16住宅楼的沉降观测实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科学的观测方案和精确的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建筑物的沉降变化规律,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

  • 爱游戏的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