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讨论外貌的胖瘦,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话题。无论胖瘦,都有人欣赏和喜欢。
但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成年人的体重状况与他们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偏胖还是偏瘦呢?答案就是身体质量指数(bmi)。
身体质量指数,也称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它是通过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数值,用于衡量的胖瘦程度与健康状况。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²)。
例如,假设一个人的体重是70kg,身高是175cm(1.75m),那么他的bmi计算为70÷(1.75×1.75)≈22.86。这个数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关于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参考数值范围及其对应的健康状况如下:
国际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的规定,bmi的正常范围在18.5至24.9之间。
体重过低:bmi低于18.5,可能存在营养不良等健康风险。
正常范围:bmi在18.5至24.9之间,表明身体状况良好。
超重:bmi在25至29.9之间,此时需要注意饮食和运动,以防发展为肥胖。
肥胖:bmi达到30及以上,肥胖可能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而在国内,由于体质和饮食习惯的差异,一些专家建议适合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3.9之间。
体重过低:bmi低于18.5。
正常范围:bmi在18.5至23.9之间。
超重:bmi在24至27.9之间。
肥胖:bmi达到28及以上。
相关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因bmi不正常而导致健康问题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保持合适的bmi对于预防慢性疾病至关重要。过高的bmi可能意味着身体脂肪堆积过多,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而过低的bmi则可能意味着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
在常规体检中,bmi是一个基本的评估项目。医生可以通过它初步了解受检者的体重状况,判断是否存在与体重相关的健康风险,为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提供参考。了质指数后,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做出简单判断。快来计算你的体质指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