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们聚焦于探讨mhdd工具中的erase命令,此命令拥有两大核心功能。
关于它的低格功能。虽然对硬盘进行低格操作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实际上这种操作会对硬盘造成一定的损伤。在日常使用中,我们并不频繁使用erase命令,除非硬盘出现严重错误才会考虑使用。低格操作实际上是对每个扇区进行写0的过程,这一操作将导致原有数据的完全丢失,并且这种数据损失是不可逆的。如果在低格过程中中断,例如只完成了50%,那么已完成的这50%数据将无法恢复。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所需数据恰好在未被低格的后半部分硬盘中,那么这些数据仍有可能被成功恢复。
那么,为何说erase命令是一个有效且重要的工具呢?因为它不仅能够对硬盘进行低格操作,而且在进行写0操作时,能够彻底清除原有数据并且确保数据无法恢复。这是其作为一个数据安全工具的独特之处。
除了上述的数据清除功能,erase命令还具备硬盘修复的功能。当硬盘存在坏块时,此命令能够发现并激活冗余扇区,启动替换机制。这意味着,当发现坏扇区时,会利用健康的备用扇区来替换它们。所有有缺陷的扇区都会被记录在g表中,从而达到坏扇区的目的。在保持硬盘容量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坏扇区的修复。
那么如何使用这个命令呢?用户只需输入erase命令,然后指定擦除的起始和结束扇区。默认是从硬盘的起始扇区开始,一直到最后一个扇区结束。在确认开始擦除后,系统会开始执行命令,此时用户会看到数据擦除的进度条。需要注意的是,数据擦除的过程可能会比较缓慢,对于一块500g的硬盘,完全擦除可能需要数小时的时间。
mhdd的erase命令不仅具备数据清除功能,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修复硬题。这一工具在硬盘维护和数据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