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配合关系的基础解析
什么是间隙配合?
间隙配合指的是两个相互配合的零件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使得它们可以在不产生过盈的情况下实现相对运动。这种配合方式常见于一些简单机构中,如齿轮、蜗轮等。在模具制造中,约有95%的零件都采用了间隙配合,只是间隙大小有所不同。
深入理解过渡配合
过渡配合是指两个配合零件之间既存在间隙又存在过盈,其配合性质介于间隙配合与过盈配合之间。这种关系常见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机构中,如减速器、螺旋传动等。通常情况下,不经常需要拆装的零件,如模具上的导柱与模架的配合、定位销配件等,可能需要借助工具进行敲打装入。
间隙配合的五个实例
实例一:当装配孔径为36±0.1而装配轴直径为35.9±0.0时,只要加工在公差范围内,这样的产品就属于间隙配合。
实例二:编号1的装配轴采用直径15±0.01的公差配合,当装配孔直径为15.02±0.02时,这也属于间隙配合的范畴。对于编号2、编号3和编号4,若采用间隙装配,孔径尺寸需至少比装配轴单边大0.01mm以上。
实例三:图中显示的孔与轴装配就是采用的间隙配合方式。
实例四和五:通过工件公差的正负组合或孔轴的公差带关系,也可以判断出是否为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的五个案例
案例一:孔与轴的加工公差带存在单边0.001mm的间隙,这属于过渡配合公差尺寸。
案例二:模架上的导柱孔与导柱的装配,当孔加工为负公差39.98而导柱装配面公差为40.02时,孔小于轴单边0.01mm,这同样是过渡配合的体现。
案例三至五:通过模架开框尺寸与模仁加工公差、定位销装配公差以及孔轴公差带存在的重叠区域等具体情况,说明了什么是过渡配合。
理解过盈配合及其应用
过盈配合指的是两个相互配合的零件间存在一定过盈,需要使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实现相对运动。这种配合方式常见于高精度、高刚度的机构中,如机床主轴、发动机等。通常情况下,过盈配合的零件很少进行拆装,并且装入后也不易拆卸。
案例一:硅胶密封圈通过外力挤压改变厚度,实现过盈配合。
案例二:双联齿轮采用过盈配合达到两组尺寸完全合并,实现驱动过程中的连动效果。
案例三至五:分别描述了防水通预压过盈配合、防止金属与塑料孔配合松动的过盈配合以及产品强脱结构中的过盈配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