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女工们,在1908年的春天,以纽约市为舞台,以“面包与玫瑰”为口号,展现她们的坚韧与追求。面包象征着经济保障,玫瑰则代表着对生活质量的渴望。
如今,时移世易,而“面包与玫瑰”的追求依然在女性中流传。但当下,许多90后的年轻女性依然对“面包”与“爱情”有着自己的见解。却鲜有人关注那些早期女工的真实生存状况和她们所渴望的生活质量。
吕途先生在《新工人:女工传记》的分享会上指出,在时代的转折点上,部分人的生存境遇似乎被隐藏在折叠的空间里,鲜为人见。他决心以文字的方式为他们发声,引领他们认清现状,寻求生命的活力与出路。
在他的作品中,他精心描绘了从50后到90后的34位女工的生活轨迹。每一次故事的叙述都如同一次深刻的探求,代表着当前那三亿新工人的共同体验,而每一个细节的倾诉背后,都透露出相似的社会阶层印记。
例如晓灵的故事。身为90后的她因超生出生在并不富裕的家庭。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变故,但在不断的自我与调整中,她逐渐认识到自己内心的真正追求并努力追求之。北京生活的挑战和复杂人际关系曾使她困惑,但她选择了自己的路,在陌生城市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同样地,王琪也展现了新一代打工者的挑战与挣扎。在经历了工厂工作的重复与单调后,她选择尝试新的生活方式和方向。尽管前路迷茫,但她仍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
吕途在他的书中写道:“人的一生如何度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一个积极的人生是可能的,获得真正的自由也是可能的。”他强调了人们不应被物质所累,也不应被外界的闲言碎语所左右。我们应该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和过程而活。
近年来,吕途一直在关注打工者的居住现状和未来发展。他发现许多人在面对困境时仍坚持选择留在城市打拼。他也注意到像“绿色蔷薇”这样的女工正在努力寻求生存与尊严的平衡。
他表示:“我的书并非为了归类或定义今天的女工,而是要详细记录一个个女工的生命历程,展示历史的沧桑。我希望新工人的未来既能融入城市,也能回乡有出路。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应成为自己生活的。”
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和出路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探索者。只有当我们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时,这一生才真正值过。
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些在时代洪流中寻找自我、追求梦想的勇敢女性们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面包与玫瑰”。
(余冰玥、沈杰群 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