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解读】
1.理解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2.深入理解并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内涵;
3.能够灵活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来求解浮力、体积和密度。
要点一、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关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
2.关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液体体积的关系:
将柱状固体逐渐增大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逐渐减小,这表明随着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增大,所受的浮力也逐渐增大。
3.关于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用不同密度的液体(如清水和盐水)进行实验,将同一物体先后浸没在这些液体中。实验观察到,随着液体密度的增大,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减小,这说明液体的密度越大,浸没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也越大。
4.综合结论: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及液体的密度有关。具体来说,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则浮力就越大。
要点解析
1.称重法测浮力的应用:
在实验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浮力。测力计的读数越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实验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即将多因素问题转化为单因素问题逐一进行探究。
要点二、阿基米德原理详解
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表示:
f浮=g排=m排g=ρ液v排g(需清晰区分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要点诠释
1.“浸在”液体的两种情况解释:
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排开的液体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而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排开的液体体积则等于物体的体积。
2.关于浮力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解释:
这里的浮力是一个力,只能与另一个力相等。常见误区是将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混淆。此处的重力指的是排开液体的重力,而非物体的自身重力。
3.阿基米德原理的核心要素:
根据公式f浮=ρ液v排g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仅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其他属性如体积、密度、形状以及是否在运动、液体的总量等无关。
4.阿基米德原理的适用范围:
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当物体浸没在气体中时,其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气体所受的重力。
对于影响浮力的因素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你是否有清晰的掌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