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不可摧 diān jiān bù kuī
无论经历怎样的冲击和挑战,都难以被打破或摧毁。比喻言论、学说等具有极高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在《朱子全书·性理三》中有言:“当一个人能够真正领悟并从中获得快乐时,也就无需担心其无法坚守。唯有如此,方能做到坚如磐石,毫无漏洞,无懈可击。”
解释:当一个人深刻理解并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时,他的内心会变得极其坚韧,不仅不用担心其无法抵御外界的冲击,而且这种坚定是如此的稳固和可靠,没有任何破绽,也绝不会出现错误。
其他相关词汇:
稳固如山、无可置疑、毋庸置疑、经久不衰
脆弱易碎、不堪一击、漏洞百出、荒谬绝伦
该词组是一种偏正式结构,可用作谓语或定语,含有褒义。
朱熹在书信中提及心性修养,认为要达到心无时不虚的境界,必须遵循致知、诚意的次序,并在此方面不断努力。他赞同程颢的观点,认为只有身体力行并从中得到乐趣,才能真正做到坚不可摧,没有任何破绽和缺点。
这一理念也在《朱子语类》中得到了体现。比如伊川先生(程颐)的“性即理也”和横渠先生(张载)的“心统”等理论,都被认为是坚不可摧的真理。
自此,“坚不可摧”成为了比喻理论真确、永恒不变的成语。
1). 科学研究正在揭示自力更生观念并非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是受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的产物。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个人成长与成功的真正含义具有启示意义。
2). 年岁再老的人也曾经年轻过,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真理,无人能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