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的春日里,大盘山林深树茂、水土清净。山环水绕,深潭飞瀑,这里是我国唯一以天然野生用植物种质资源为重点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及中材宝库。“浙八味”中的元胡、白术、白芍、玄参、浙贝母等珍品,均原产于磐安,故有质优物美的“磐五味”之称。磐安,这座江南著名的谷镇,以其丰富的中材资源为人们所熟知。
“磐五味”之一:元胡(热辣民俗汇)
磐安的夜晚,一场申遗晚会热闹非凡,舞蹈、戏剧、打击乐等当地原汁原味的传统节目让人欢欣鼓舞。其中,一场单人表演的“乌龟端茶”已流传160多年,表演者羊荣地虽非专业演员,却能连续表演15分钟不喘大气,令人惊叹。这种热辣火爆的表演,正是磐风的体现,元胡辛辣之味,可活血化瘀。
“磐五味”之二:白芍(酸涩太公树)
盘峰乡榈溪村的“太公树”古杉,见证了孔氏家族的历史变迁。这棵古树的历史与磐安燕山脚下的孔端躬及其家族息息相关,它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承载了南迁孔氏后人生生不息的精神。白芍的花朵灼灼其华,但根茎却性寒苦酸,可平抑肝阳。
“磐五味”之三:玄参(咸香乌石村)
磐安的乌石村里,黑石头建起的城堡见证了磐安的历史。这里的玄参黑茎如人参,切片晾晒后咸香可口,可清火解毒。乌石村的咸香之味,正如玄参的性。
“磐五味”之四:白术(甘甜古茶场)
玉山古茶场的“赶茶场”活动是磐安的传统民俗标志性节目。这里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香甘甜。白术气味清香、味甘,与磐安的茶文化相得益彰。白术被用来象征磐安的茶文化和人们的质朴聪慧。
“磐五味”之五:浙贝母(爽润灵江源)
灵江源森林公园的玻璃悬廊是华东第一高空玻璃桥,它让人们居高临下地观赏自己的绿色家园。浙贝母具有散结开郁之功效,恰如灵江源的玻璃悬廊给人们带来的爽润体验。
今日的磐安,是材之乡、香菇之乡等多重美称的汇聚地。它不仅是一处亮晶晶红艳艳的五味俱全的宝地,更是一颗安稳、安居、安心、安神的今日明珠。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品尝着“磐五味”,感受着磐安的独特魅力。每一味都代表着磐安的一种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无论是热辣的民俗、酸涩的历史、咸香的传统还是甘甜与爽润的现活,都构成了磐安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