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策划或试生产过程中,尺寸控制要素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涵盖了尺寸的测量要素、方法、精度标准以及相关的设备和工具等多方面考虑。
初探尺寸奥秘前,先让我们一同理解相关术语的概念。
长度,空间度量基本要素,表征为物体一点到另一点的距离。
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以米(m)为单位,而在实际中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以及微米(μm)和纳米(nm)等不同尺度。
换算关系: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英制单位:在部分欧美,如英国和,仍采用英里、码、英尺和英寸等单位进行度量。
例如:英里到米的换算,1英里=1.609344公里
以及英寸到毫米的换算,1英寸=25.4毫米
真值与实际尺寸:真值是变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值,而实际尺寸则是经过实际加工后测量的具体数值。
基本与公差概念:
基本尺寸即设计中的理想尺寸,不包含公差。而公差是指允许的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的绝对值,或允许的上偏差减下偏差之差大小。
误差与相对误差: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任何测量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准确,这种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即为误差。相对误差则表示测量所造成的绝对误差与被测真值之比的百分比。
测量精度:
精度等级是衡量仪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工业仪表的精度等级包括0.005至4.0等,其中级数越小,则精度或准确度越高。
基准概念:
基准是用于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关系的依据点、线或面。它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工艺基准再细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及装配基准。
形位公差:
涉及零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任何零件均由点、线、面构成,这些要素在机械加工后总会存在形状和位置误差。
形状与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指单一要素的形状变动量。其公差带不涉及基准,仅控制形状误差的大小。而位置公差则关涉要素相对于基准的几何关系准确性。
测量工具的类型与应用:
测量工具按用途分通用、专类和专用三大类。按工作原理又分机械、光学、气动、电动和光电等类型。现代测量工具常结合多种原理并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通用测量工具:适用于多种类型工件的长度或角度测量。
例如: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
专类与专用测量工具:
专类工具用于特定几何参数的测量,如直线度和平面度、表面粗糙度、圆度和圆柱度等。专用工具则用于特定工件的特定测量。
如自动检验机、单/多尺寸检验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