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石拱桥的特点,并学会通过恰当的说明方法、顺序及结构层次,使说明更加有条理(教学重点)。
2. 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感受桥梁建设的辉煌成就,体验我国劳动的智慧与才能,以激发其自豪感(教学重点)。
二、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识桥,解桥之义
教师展示多种桥的照片并提问:“这些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你们能结合自己的观察,用简洁的言语来描述一下什么是‘桥’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明确解释:桥是架设在河流、陆地或峡谷上,连接供人们通行的建筑物。
(二)读桥,明桥之理
学生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标注关键语句,然后与同伴一起交流并理解文章主要内容。这样既能熟悉文本内容,也能训练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
讲解石拱桥的几个关键特点:其一是石拱桥的弧形设计不仅美观且坚固;其二是石拱桥历史悠久且形式多样;其三是我国劳动的勤劳智慧与高超技术造就了这样的杰作。
进一步探讨:为何石拱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学生小组讨论,从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顺序和篇章结构等角度思考这篇文章为何被选为初中阶段第一个说明文单元的首篇。
(三)游历桥梁,赏桥之美
学生活动:分组开展桥梁游览活动。其中重点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活动包括绘制两座桥梁的示意图、编写导游词以及进行有重点、有详略的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如何体现石拱桥的特征。
(四)课后作业
1. 完成本课字词的学习与积累。
2.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考题。
3. 继续探索文章中未提及的说明方法,并做好批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