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之夜的前奏,提到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引申出了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繁星如昼,花市灯光映月明。
柳梢月影头头见,黄昏后约人自倾。
今年元夜重复至,灯火依旧月儿明。
不见去年相会人,泪湿春衫透晓情。
在心海中,我忽然回响起了另一首情感深沉、怀念“去年今日”的诗篇,那就是崔护的“人面桃花”词: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映见红。
寻而不见伊人面,桃花依旧春风送。
在品味《生查子·元夕》时,感到其蕴一丝小家碧玉的细腻情感,特别是那句“泪湿春衫袖”,竟有些出乎意料地来自欧阳修这位“唐宋八大家”之手。尽管他是文学巨匠,但此句却似女子闺秀之作,与其“唐宋八大家”的身份似乎有些格格不入。这并不影响他在文学界的卓越成就。
关于欧阳修的这首词,虽无明确创作背景,但其背后的故事或许只有他自己知晓。而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则有更为动人的故事背景。据传,某年清明节,落榜的崔护春游长安城南郊外时偶遇一桃花盛开的美景及一位美丽的姑娘。时隔一年,他又重回此地寻找那抹春色和那妙龄女子。却只见桃红依旧、却寻人无迹、心绪无限惆怅……这一浪漫经历成了他人生中最美丽的记忆之一。
大约四百年后,元好问用诗歌记录了这段美好故事并借古喻今,将自己的感受也寄托在诗歌之中:
《杨柳》金·元好问所作
杨柳轻拂绿水沟,莺歌婉转逗娇羞。
桃花仍记题诗客,笑春风来独斜阳。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晏殊的一篇佳作:
一曲新词一杯酒,往昔之景旧亭台。夕阳西下何曾归?无可奈何落花逝去,故地似见归燕再现,花香径道中我独自徘徊不归去……这句中体现了时间的无常和流变的美好景致带给人们的伤感与欢愉并存的情绪。晏殊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这三篇佳作各有千秋:欧阳修深沉怀旧、崔护浪漫动人、晏殊婉约伤感、元好问借古喻今……各篇之妙不同凡响各有所长、难分高下令人陶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难以割舍任何一首的美丽韵律…….令人心动之处不言而喻但谁更令人心动也不过尔尔如同众人对生活的各种感受各自珍视着心中的那份情感而已!
诸位看官以上三篇作品皆是文学大师们的经典之作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仪之选也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无论是喜欢哪一篇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深意足矣堪比午饭桌上那一道美味的佳肴:
《欧阳修》:月上柳梢头相约黄昏后之情韵长存;
《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依旧笑春风之美丽邂逅;
《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岁月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