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思绪纷飞中,尤其是那些负面的杂念,它们常常如影随形,萦绕在我们的心头,逐渐侵蚀我们有限的心理空间。我们应该努力排除那些消极的杂念。今天,让我们探讨一下如何“驯服”这些消极思想。
无论你认为自己能否达成目标,你的信念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这就是自我的奇妙之处。为了维护心理的和谐与平衡,我们应倾向于积极的思考,避免沉溺于消极的情绪之中。
未经邀请的消极思绪常常如暴风雨般扰乱我们的心境,耗尽我们对生活的热情与活力。许多人的一生都被这种无形的束缚所困扰,仿佛脑海中的声音告诉他们无法掌控自己的思想。
虽然消极倾向是客观存在,但我们有能力主动改变这种状态。
让思维陷入忧虑与绝望之中似乎是一种自然的倾向,但若任其发展而不加以干预,它将逐渐巩固其在你心中的地位。
为了打破这种循环,你需要观察并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在其失控之前及时打断它。以下是六种策略,可以帮助你驯服你的思想:
首要的是觉察。将“自我”从思绪中剥离出来,仅仅作为思想的观察者。
关键是采用一种中立、公正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思想,不带有任何主观评价。
例如,当面对以下情境时:
1. 回家后发现孩子未完成作业,而丈夫却自顾自地玩手机。
2. 计划与朋友聚会却遭到妻子的反对。
3. 朋友展示新购车辆,并特意停在你身边。
对于以上思想,我们应采取观察的态度:《我有此想法》。不进行评价,仅仅将其视为思想的流过。
从精神上理解,这些思想只不过是过客,并非我们的真实存在。
例如,如果你内心响起“我永远也无法完成这件事”的声音。
那么试着将内心的对话转化为:《我现在听到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说“我永远也无法完成这件事”》。
为思想命名并理解它,如“这个想法是...这个想法说...”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我们并非我们的思想所定义。
当你陷入焦虑的循环时,试着大喊“停,谁在说话!”来打断这个循环。
当你听到这些声音时,立刻喊停,质疑它们的来源。是谁在说你不够好?不够聪明?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创业或寻找伴侣?
为了更好地管理你的思绪,你可以在手腕上套一个橡皮筋。当你注意到自己陷入消极思想时,可以换手佩戴橡皮筋或轻轻弹动它以提醒自己。
消极情绪通常与特定的人、情景或身体状态有关联。试着找出触发你情绪的原因,当问题再次发生时,记录下这些触发因素。
这样做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来源,从而避免被泛滥的消极思想所控制。
例如,你可能因为孩子打碎花瓶而生气,但真正让你生气的是担心孩子会受伤。通过分散注意力,如背诵数学公式、诗歌或总结读过的书籍,可以帮助你从消极思维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