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ddr5内存的上市,大家再次将目光聚焦于内存频率的话题。对于新手用户而言,内存超频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一聊这个话题。
众所周知,内存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脑的性能,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内存的真正性能并不仅仅取决于频率。更关键的是其带宽,即内存与北桥(如今大多集成在cpu内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
先来了解一下内存带宽的计算公式:带宽 = 位宽 × 频率 ÷ 8。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提升带宽的方法有两种:增加位宽或提高频率。
一、提升内存性能的两种方式
1. 提升频率:内存出厂时就有不同频率的版本。例如ddr4内存有2133mhz、2400mhz等版本,而ddr5内存的起步频率就达到了4800mhz。选择高频内存意味着能获得更大的带宽。频率越高,价格也相对越贵,这就是内存超频的背景。
2. 提升位宽:相对于通过超频提升带宽,提升位宽是一种更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实现位宽的提升,一个常见的方法就是使用双通道内存。以ddr4为例,单根内存的位宽是64bit,如果主板上安装了两根内存条,那么位宽就会翻倍,达到128bit。
二、内存超频的考虑因素
虽然内存超频能带来一定的性能提升,但并非所有内存都支持超频,支持超频的内存价格也相对较高。超频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内存损坏,甚至影响其他电脑配件。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我并不推荐进行内存超频操作。
如果确实需要追求更好的性能,更简单直接的方法是组建双通道内存。比如需要16gb容量时,可以使用两根8gb的内存条组成双通道;需要更大容量时,可以相应增加双通道内存的数量。虽然这样做会稍微增加一些成本,但性能提升的收益远大于超频操作。
三、如何选择内存
在选择内存时,优先考虑的参数顺序是:容量、带宽和频率。在决定购买之前,应先确定自己的需求和预算。
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内存超频并不是一个必要的操作。虽然通过超频可以获得一定的性能提升,但这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支持。更简单直接的方法是选择合适的双通道内存组合来获得更好的性能表现。
选择合适的内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电脑的整体性能表现。在购买时不仅要考虑容量和频率问题,还要考虑带宽以及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