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佳节,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品味粽子总是必不可少的习俗。在这样一个时节里,让我分享我的端午节味蕾之旅。身为一个地道的北方姑娘,我对甜中带咸的粽子有着深深的眷恋。
北方人的粽子有着独特的韵味。在这之中,糯米的准备尤为关键。五月初,我们开始浸泡江米,也就是那圆润的糯米,每天换两到三次水,浸泡三天左右,让米泡出糯性,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更加美味。新鲜的芦苇叶子在包粽子前要经过清洗和整型,经过开水煮烫后晾凉,方可使用。我们这里绑粽子多用马莲,个人认为只要绑得紧实就好,用什么材料更多是个人喜好。
接下来是包粽子的环节。取两三片叶子,在三分之二处弯曲成漏斗状,填入糯米,上方留有一指宽的距离。将剩余的叶片对折盖过顶部,多余的部分折回并绑好。包好的粽子放入清水中,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煮两小时,再转小火焖煮两小时。最后捞出浸入冷水晾凉,再撒上白糖,便可品尝到美味的甜味粽了。
除了甜味粽,咸味粽也是我的拿手好菜。因为我深爱着一位爱吃咸味粽的伴侣,我学会了制作咸香扑鼻的粽子。去年我包的咸肉粽得到了家人的赞赏,今年我要与大家分享我的制作经验。
准备瘦肉、肥肉、咸蛋黄等食材以及糯米和粽叶是必不可少的。肉质的选择上,我偏爱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腌制。生抽、老抽、红烧汁、白砂糖等调味料也是关键。调制腌料时可以适量添加自制复合酱油等香料以增加风味。而粽子中的糯米也要选新鲜的圆粒糯米。
制作时,先将五花肉等材料切成适当大小的小块并腌制入味。腌制时间最好达到一至两个小时以上或过夜最佳。腌制好后,接着是准备粽叶和糯米。选择形状、叶面宽整的干粽叶,提前浸水整形并备好新鲜的圆糯米。然后按照一定比例调制腌肉的剩余料汁作为调味料。
包制时取两片泡好的粽叶毛面相贴成漏斗状,加入糯米和腌制好的材料后继续加入一层糯米封口。包好的粽子放入大锅中加水没过粽子进行蒸煮焖煮过程直到完全熟透。
端午节所食用的粽子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肾经有着补养功效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快来品尝咸甜交错的粽子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