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作中,混凝土方量的计算常常采用“电子表格”来进行,通常指的就是excel这一功能强大的工具,其也是office套件中的一部分。excel最大的便利之处在于它支持用户自定义公式,比如“第四列”等于“第一列”乘以“第二列”再乘以“第三列”。
分项计算
计算过程中会按不同的单元来区分。例如:
1单元的楼板部分;
2单元的梁部分(要扣除楼板的部分);
3楼梯;
4柱子(如果先浇柱子,请确保不要重复计算,以避免过度计算)。
梁的计算需按照各自的轴线逐一进行,并标注好梁号,以便于数据的记录与后续的复核。
例如具体数据展示:
梁号 | 长度 | 高 | 宽 | 板厚 | 净高 | 体积
--|--|||||
l-1 | 1000 | 60 | 30 | 120 | 48(计算为0.48×0.3×10)| ...
电脑可以自动合成计算结果,这样可以减少人为计算可能产生的错误。我们应充分运用科技带来的便利,无需畏惧繁琐的过程。有电脑的话事情变得很简单。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也要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整整齐齐的计算。
对于楼板的整体计算,梁的混凝土方量需基于净高来计算。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计算楼梯板的厚度、长度和宽度的乘积。长度可以用比例尺来测量。
2. 接着计算踏步的宽度、高度和其对应长度的乘积(即三角形面积再乘以长度)。
3. 缓台板的长、宽和高的乘积也相对简单容易计算。
在所有的项目都分开计算之后,汇总得出总方量。计算时务必要保持准确无误,才能正确得出混凝土体积的数值。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一般会选择预订商品混凝土,并在预订时留有适当的余量。
通过这样的过程控制,可以有效地解决楼板不平整和商混站供货不足等问题。例如在浇筑过程中,如果发现实际用量与预计有出入,便可用卷尺进行实量实测,进而调整后续的混凝土订购量。这样的方法使得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能更精确地控制用料。
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a) 当工人催促补方时:
如有充分把握,适量补方是可行的。若没有把握,应坚持“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原则,谨慎应对。如被问及,可用老板的名义进行搪塞,表示过度浪费混凝土会引起老板的不满。无论如何,都应坚持不轻易打电话要求补货的策略。如果班组长自行与商混站联系要料,这与你无关,万一出现问题还可以追究他的责任。
b) 楼板浇筑不规则导致面积难以测量时:
可以采用“目测法”进行大致估计。比如将不规则的部分近似地转移到规则的形状上以方便计算。这样通常不会产生太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