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货运过程中,运费计算的核心在于确定货物的计费重。这涉及到货物重量的不同形式,如实际重量和体积重量。那么,货物计费重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计算呢?
有时,货物虽然重但占据的空间有限,这类货物常被称为“吨货”;而另一些货物可能很轻,但在运输中占据了大量空间,这类货物则被称为“泡货”。例如,棉花和钢铁的运输中,棉花会占据更多空间,但其单位体积的重量较轻。钢铁则相反。
那么,如何决定这两者的计费重量呢?通常,承运人会选择货物体积重量和实际重量中的较大值作为计费标准。这旨在确保运费更加公平。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种货物的定义,我们需要明白实际毛重、体积重量以及应计费重量的概念。
第一,实际重量。
实际重量通常是通过称重获得的,包括毛重(g.w.)和净重(n.w.)。其中,实际毛重是最常用的。在航空货物运输中,毛重常与计算的体积重进行比较,以选择最终的计费重量。
第二,体积重量。
体积重量是根据货物的体积计算得出的重量。航空运输中常用的计算系数为1:167,即一立方米约等于167千克。根据此系数,我们可以计算出货物的体积重量。
例如,空运货物的实际毛重为95公斤,体积为1.2立方米。按照空运系数计算,其体积重量为1.2乘以167,即200.4公斤。由于这大于实际毛重95公斤,因此该货物被视为泡货或轻货物。在空运中,其费用将根据体积重量来计算。
第三,应计费重量。
用于计算运费或其他杂费的重量称为c.w.(可计费重量)。在实际运输中,c.w.可能是实际毛重或体积重量中的较大值。对于重货,c.w.等于g.w.,而对于泡货,c.w.则等于v.w.
对于航空公司如何计算体积重量,这取决于货物的包装形式。常规包装的货物使用固定的计算公式来计算体积重量。对于不规则包装的货物,则需要根据最长、最宽和最高的尺寸来计算。
在空运中,如果货物的实际毛重大于其体积重量,那么该货物的计费重量将基于其实际毛重;反之,如果体积重量更大,则按体积重量计费。这样的规则旨在确保运费计算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在快递服务(如dhl、ups等)中,也有类似的计算方法。快递公司通常根据包装的尺寸和实际重量来计算运费。例如,如果包装具有标准纸箱尺寸,则根据纸箱的尺寸计算体积重量;如果包装被货物挤压变形,则根据变形后的最长边来计算。
对于海运,货物的计费和分类方式与空运及快递有所不同。海运主要根据货物的积载系数与船舶容量系数的比较来进行分类。积载系数小于船舶容量系数的货物被视为重型货物(吨货),而积载系数大于船舶油箱容量的货物则被视为轻型货物(泡货)。
无论是空运、海运还是快递服务,货物的计费重量的确定都涉及到实际重量与体积重量的比较。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我们能够确保运输费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在实际操作中,重型货物和轻型货物的搭配装载也是一项技术性工作。通过合理的配载,可以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空间和承载能力,从而实现运输的高效和经济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