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团,这个在我们地方叫做芝麻球,它的魅力在于虽然芝麻不是主料,却总能在味蕾上抢占先机。这名字的由来,也许正是因为芝麻的抢眼表现。其实,它就是糯米食品的一种,是众多糯米爱好者的心头好。各地有不同的称呼,像福建的炸枣、四川的麻圆、海南的珍袋、广西的油堆,都蕴藏着独特的饮食文化。
谈及制作,麻团其实并不复杂。以糯米面团为基础,包裹上豆沙或其他馅料,再经过油炸而成。这种古老的油炸食物,在广东及港澳地区更是过年时的常见贺年食品,寓意着“金银满屋”。如今,随着信息、物流的发达,饮食文化也出现了大融合的趋势,麻团也逐渐成为了北方人过年时的小零食。
尽管麻团看起来和传统的油炸食物相似,但在制作过程中还是有些许不同之处需要注意。因为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关乎着最终成品的质量,如开裂、出锅、外焦里生等问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制作吧!
以下是所需材料清单:
1. 糯米面 150克
2. 温水 90克
3. 白糖 20克
4. 脱皮芝麻 40克
5. 食用油:面团用 15克,油炸用 800克
接下来是制作步骤:
1. 将水磨糯米面放入盆中,加入食用油拌均匀。
2. 将细糖用温水化开,加入面团中,拌成面絮。建议使用水磨糯米面,并在揉面时用温水。糖应化在水中而非直接加在面粉中,否则可能出现糖粒不化的情况,导致油炸时麻团上出现糊点点。
3. 将糯米面揉成团。与普通小麦面粉不同,糯米面的揉面手感有差异,揉好后表面可能不是非常光滑,但没关系。
4. 将面团分成约20克重的小块,揉圆备用。
5. 将脱皮白芝麻放在盘子中。将揉好的麻团表面粘一些清水后,在芝麻中滚动使其均匀粘上芝麻。
6. 脱皮白芝麻容易粘在食物表面。粘上清水后的麻团更容易粘上芝麻,几乎不需要特别处理。
7. 烧热油锅。如果有厨房温度计,可以量一下油温。当油温降至约145度时(目测的话就是锅中油面平静且冒烟的状态),放入麻团。下锅后不要立即动它们,用最小火加热。
8. 过一会儿麻团会浮起来。用漏勺轻压并转动麻团使其受热均匀。麻团会逐渐变大但此时是软的。
9. 当麻团长到一定程度时转中火加热直到炸定型即可出锅。
10. 这样制作出来的麻团表皮脆脆的即使放凉也不会塌陷咬开之后里面是空心的非常好吃。
在制作过程中需注意:揉面时糖应化在水中再使用;油炸时需控制好油温且麻团下锅后会沉底初时不会有明显反应随着小火加热会慢慢浮起;油炸过程中需按压并转动使麻团受热均匀慢慢变大;为了更靠谱地掌握油温不直接将油加热到140度而是从高温降下来是因为这样能避免经常因操作不当而使油温过高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