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读到一句话,它深深地触动了我对世界的认知与财富的关系的理解。每一分钱的获得,背后都是对这个世界理解的体现,每一分钱的损失,也揭示了认知的某些不足。
我们无法超越自身认知去赚取超出范围的钱,除非偶然的运气,但运气带来的财富往往还需实力去维持,这是常态。
社会公正之处在于:当一个人的财富超过其认知水平时,社会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调整这种不平衡,直至财富与认知相匹配。
若时光倒流至两年前,我或许会嗤之以鼻,认为这不过是老生常谈的智慧之言,很快就会遗忘。但现在,结合我的经历以及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我明白了它的深刻含义。
那么,什么是认知呢?认知就是我们对世界运行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并顺应它。而规律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其普适性。
曾认为成功的途径是聪明、努力或机遇,但现实中,许多聪明人和努力的人并未如愿成功。机遇更是可遇不可求。在我看来,普通人想要有所成就,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资源聚焦
毕业以后,我尝试过多种工作,基于薪水和兴趣做选择。但几年下来,除了年龄增长,我并未获得真正的竞争力。若与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我并未感到有何特别的优势。资源聚焦意味着选择一个领域并全身心投入。
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是对时间的浪费。有效的学习应是精深而非浮浅的。
二、刻意练习
驾驶车辆的技术差异背后是刻意练习的结果。普通人习惯于肌肉记忆而停止技术增长,而高手则不断挑战自我、刻意练习以提升成绩。
工作中若只停留在舒适区,不进行刻意练习和挑战,则无法提高自己。
三、长期
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成功并非偶然,他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学习亦是如此,不应期待立即见效。
游戏和短视频等娱乐形式能给人及时反馈,吸引人投入时间。而学习则往往需要延迟满足。选择长期意味着拒绝投机取巧和急功近利。
四、顺势而为
顺应时代发展是明智之举。不是盲目追逐新风口,而是接受新思想、新工具。
如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统纸媒衰落。餐饮行业也需顺应营销为王的时代变化。未来将更加注重精细管理和用户深度运营。
我坚信,只要我们按照资源聚焦、刻意练习、长期和顺势而为的原则,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今年我三十岁,虽未大成,但我内心充满信心。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方向,并准备与之同行。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不断学习、成长。理解并应用认知的规律,我们将能更好地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