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喜好藏身于湿润且饵料丰富的土质中,常出没于腐殖质丰富的水域,如水草茂密、多泥沙的湖泊、池沼、池塘和沼泽地等地方。在微流水环境下,田螺聚居的情况并不少见。
田螺肉质,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颇高。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而且其脂肪含量较低,而钙含量却较高。因其珍贵之处,有人称其为“水中之宝”,也有人依靠养殖田螺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那么,田螺究竟吃什么呢?这个问题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
1. 田螺偏爱在上述环境中生长,原因之一就是其杂食性。田螺以泥土中的微生物为主食,同时也吃一些腐殖的瓜果蔬菜以及水中的浮游植物、水生植物的嫩茎叶、青苔等。
2. 如果是人工养殖的田螺,则可以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食物。例如各种瓜果、菜叶、米糠、小麦麸、花生麸、豆粉等,还可以加入各种动物下脚料以丰富其饮食。
关于人工养殖的注意事项与方法:
田螺耐寒畏热,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至28度。当水温低于10度或高于30度时,田螺会停止摄食,钻入泥土或草丛以避寒避暑。在极端低温下,田螺会进入泥土进行冬眠。而当水温超过40度时,田螺将无法存活。
虽然田螺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在养殖过程中仍需留意其健康状况。一旦发现螺壳表面附有藻类或固着类纤毛虫,可使用福尔马林溶液全池泼洒进行治疗,并在20至24小时后更换新的水源。
在高温季节,应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并保证水体溶氧充足。而在寒冷天气,当田螺进入泥土进行冬眠时,应每周更换1至2次水,并向水体中撒入一些切碎的稻草或其他作物秸秆,以利于田螺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