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毛茛,这个植物的名字可谓五花八门,如芹菜花、陆莲花、波斯毛茛花等,尽管如此,人们仍常常误称其为“花毛良”,许多人更习惯地称其为“洋牡丹”,这样听起来更为顺耳,也不易混淆。
它的名字来源有其独特的依据:叶子形状与芹菜叶颇为相似,因此得名芹菜花。而花型则与牡丹花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而得来了“洋牡丹”的别称。
洋牡丹的起源可追溯至欧洲东南部和亚洲西南部。早在16世纪的1596年,英国人便率先将其引入国内,开始了人工栽培的历程。在园林和切花的应用中,洋牡丹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备受青睐。
如今,荷兰、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均有广泛栽培,品种繁多,以切花和盆栽为主。而在我们的,上世纪90年代从荷兰、日本引进后,各大城市也开始有了它的身影。
谈及洋牡丹的品种,个别重瓣的品种尤为引人注目。其花色丰富多样,白、黄、红、玫红、粉红、橙、紫,甚至褐色,一盆之中便可欣赏到各种色彩。仅用不同颜色的洋牡丹插花,便能营造出姹紫嫣红的景象。
我个人尤为钟爱白色的洋牡丹,它所散发出的高贵与简约之美,令人陶醉。无论是作为新娘手捧花,它可以既隆重又显得简洁纯净。
它的花语寓意着“受欢迎”,想必手持它的姑娘定是众人中的焦点。难以想象,会有人对洋牡丹产生厌恶之情。它那无害的外表,总是能轻易俘获人们的心。
花艺师们在运用洋牡丹时却有所顾忌。由于它的茎秆细长,在风中容易显得凌乱,送到顾客手中时可能已残损,这容易带来不愉快的体验。这也许就是它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