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已过立秋之日,即8月7日之后,我国南方的炎炎高温开始逐渐退去,减弱之势显现。那么,我国是否已全面步入秋季了呢?再来说说,为何秋日总是给予人们一种天高气爽的体验呢?
立秋,标志着一个季节的转换,夏日的热烈过去,秋天的宁静来临。但我们必须明白,立秋并不等同于全国范围内都已进入秋季,更不代表那炙热的气温就此画上句号。气候学的规范里,秋季的确认需是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22℃,并且不低于10℃的持续观察。这便是秋天真正的到来。
至于秋高气爽的感受,这源于秋季作为夏与冬之间的过渡期,太阳的照射与大气的循环也在经历着季节性的变化。此时的北半球,随着时间的更迭,太阳的光辉逐渐微弱,投地面的热量也在减少。地表的温度逐渐降低,连带着低层大气的温度也随之下滑。由于热量传递的规律性延迟,上层大气依然维持着较高的温度水平。冷空气较为沉重而下沉,而暖空气相对轻浮在上空,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大气状态。秋季的天气波动相对春季要少很多强对流天气事件。云量也因此减少,晴朗的天空时常出现。
说到“气爽”,其主要原因还在于空气中水汽含量的降低。当秋季的高层大气遭遇冷空气时,低层大气的温度已经降低,难以形成下暖上冷的不稳定状态。这样一来,对流云的产生几率降低,整个大气层的水汽含量也随之减少,天气就显得更为干爽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