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船》在伦类部的《父子》篇章中,以两章篇幅详尽阐述,内容颇为丰富。在此篇中,我仅就“弄璋弄瓦”与“孟母胎教”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就“弄璋弄瓦”而言,其内涵远超我之前笔记所提及的内容,若深入挖掘,结合《礼记》等经典,可拓展出更多深层次的知识,只可惜我自身学识尚浅,难以穷尽其义。
虽然《父子》章节的主题围绕父子关系展开,但内容并不局限于父子情深。如前文提及孟母的故事后,后续篇章依旧有关于孟母的叙述。
前篇读书笔记中提及的“孟母三迁”故事,在《夜航船》中也有所描述。虽然《三字经》仅以十二字概括:“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然其言简意赅,蕴含深刻。相较于《三字经》的精炼,
在叙述上更注重细节的展开,以讲故事的方式将孟母为孟子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过程呈现得更为生动。孟母为了使孟子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曾多次迁居。初时,因孟子耳濡目染丧葬之事而沉迷其中,孟母遂觉不妥而搬迁。再后,孟子又受市集商贾之事所吸引,孟母再次搬家。最终,当搬至学府附近时,孟子开始真正热爱学习,孟母便决定定居于此。
当孟子在学习过程现厌学情绪时,孟母采取了断机杼的方式来教育他。这一举动寓意深远,告诫孟子做事不可半途而废。否则,就如同被切断的机杼无法继续织布一样,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回想起我儿时的求学岁月,父母对学业的要求颇为严格。每逢学期末领取成绩单时,我总是战战兢兢,害怕名次有所下降。当时我对两件事深感困惑:一是为何隔壁同学的父母对他们的成绩毫不在意?二是为何隔壁同学对自己的成绩显得漠不关心?随着年岁的增长,我逐渐明白这些问题的深意。
《夜航船》中还提到了“乔梓”这一词汇。在传统礼仪中,“乔梓”常用于称呼父子关系。若用于描述一家三代的关系则称之为“乔梓公孙”。当一家之中有父子二人同时喜事临门时也可称为“乔梓同辉”。记得曾见一家庭父亲新居落成、儿子考入名校之喜事合办宴席的情形也可谓是乔梓同辉了。
《夜航船》这本书并非仅供消遣的吹牛手册。相反地它所包含的内容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阅读此书不仅能够带来乐趣还能增长我们的见识。
正是这样一部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思考的作品让人不禁感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