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肉圆子猫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昨天是个什么特别的日子吗?没错!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传说在七夕这天,牛郎和织女会在鹊桥上相会,演绎了一段动人的爱情传奇。
许多古诗词里描绘的牛郎织女故事,通常都是温馨而含蓄的。比如《古诗十九首》中的“牵牛星儿亮晶晶,织女星儿皎洁如玉。”还有杜牧《秋夕》中的“夜色凉如水的天阶上,坐着看牵牛织女星。”
浪淘沙
作者:刘禹锡(唐)
黄河曲折九道流,万里的沙石风中舞。
直上银河共探寻,一同前往牛女家。
有些小朋友听到《浪淘沙》这个题目可能会觉得好奇,这首诗的名字和词牌名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浪淘沙》这个诗名,是唐代教坊曲名的“祖先”。
<浪淘沙》是唐代的一种音乐曲目,由刘禹锡和白居易共同创作,最初的形式是七言绝句,后来才被用作词牌名。
(附图:四库全书中的唐教坊曲名记载)
第一二句“黄河曲折九道流,万里的沙石风中舞。”一开口就气势非凡!
俗话说“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这里的“九曲”并非具体数字,而是一个泛指。在传统文化中,“九”这个数字常常被用来表示“多”的意思。
“簸”在这里指的是上下,形象地描绘了黄河中泥沙被风吹起的景象。
那弯弯曲曲的黄河裹挟着万里的泥沙,狂风巨浪仿佛从天边而来,气势磅礴。
第三四句“直上银河共探寻,一同前往牛女家。”
诗人邀请我们一同逆流而上,沿着黄河前往银河——牛郎织女的家看看。
你们觉得这首诗是不是和李白的《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海不复回”有些相似呢?
这两位大诗人都对黄河的源头进行了大胆而浪漫的想象。这背后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相传汉武帝时期,张骞乘船沿黄河探寻源头,竟然在迷茫中来到了一个地方,那里有城池建筑。他遇到一位女子在织锦,还有一位青年牵着牛在河边饮水。张骞询问他们这里是哪里,那女子给他一块石头说:“回去你就知道了”。后来一位算命先生看到这块石头后说这是天上的支机石,属于织女。于是人们才有了黄河源头与天上银河相通的传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黄河雄浑气势的由衷赞美之情。
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如果你们想亲眼感受黄河的壮美,可以去壶口瀑布哦!那里能最好地展现出黄河的雄浑与壮丽!相信亲眼看过之后,你们更能体会诗中的意境。
好啦~今天的每周一诗就分享到这里。